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工程領域新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名單,由我校作為依托單位之一的“水路交通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填補了我校空白,是學校前瞻布局科技創新體系規劃,深入推進有組織科研,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大突破,標志著我校在高層次創新平臺建設中邁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


5月7日,水路交通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和技術合作咨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上海順利召開。會議特邀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徐祖遠,中國工程院朱英富院士、林忠欽院士、嚴新平院士和胡亞安院士以及有關專家、共建單位負責人、實驗室成員共計6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指出,實驗室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等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面向”,以打造自主可控的水路交通控制技術和產業裝備體系為目標,以科技引領帶動水路交通的高質量發展,堅持整合行業領域科技及產業資源,緊密圍繞研究方向,加大水路交通領域智能控制、綠色低碳的研究,加大引領性的重大創新成果產出,占領水路交通產業創新發展的制高點,將實驗室建設成為我國水路交通控制領域的引領性、開放性重大科研和產業創新平臺,充分體現國家科技戰略力量的主導作用,努力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

會議成立了實驗室理事會、學術委員會、技術合作咨詢委員會和主任委員會,副校長初北平擔任副理事長,副校長趙寶剛被聘任為學術委員,科技處處長弓永軍擔任實驗室副主任。會議審議通過了理事會章程、學術委員會和技術合作咨詢委員會工作規則,聽取了實驗室工作匯報,討論了實驗室的發展目標、研究方向和重點任務,審議了2023年度實驗室工作計劃等。

會上各依托單位表示將積極爭取有關政策,建立和完善實驗室運行機制,加強三家依托單位的協同配合,力爭將實驗室打造成為水路交通領域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水路交通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全面展開,正式進入建設運行階段。學校人事處、科技處、財務處相關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